|
一、集线器
以太网集线器上通常有多个 RJ-45 接口,如下面的一个实物图:
集线器的接口范围一般从 4 个口到 48 个口。由于集线器通常会产生许多没必要的网络传输,并且只能工作在半双工模式(同一时间只能发送或接收),所以他们一般不会用在教繁忙且高密度的网络环境中(此时会用交换机代替)。
集线器仅仅是一个工作在 OSI 模型里的物理层的一个“重复设备”(repeating device)。它会把从一个口发来的数据包传输(重复)到所有的其它口上。比如,一个4 口的集线器上的端口1上的计算机需要发送给数据到端口2上的计算机,那么集线器会将来自端口一的数据包分别发送到端口1, 2, 3 和 4 上。此时 端口3 和 端口4 上的计算机会检查数据包中的以太网头部目的 MAC (Media Access Control)地址域,如果发现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不是自己的,那么将其丢弃。上述情形如下图所示:
可以以现实中的情形类比,假设你不小心向全公司发送一封标题为“请技术部的同事下午来会议室开会”的邮件(原本只想发给技术部)。那么当技术部的同事看到这封信,他们会打开查看,但是其它部门的同事则会不理会。
由此可见,集线器的缺点是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连接,同时浪费了时间。
交换机
作为集线器的替代者,在高密度的网络环境里,会采用交换机。比如在学校的机房里,网吧里,交换机是容易看到的。交换机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,并且可以级联扩展,还能对网络进行划分,远程登录配置等。某型号交换机实物图如下所示:
交换机不同于集线器,它不会向每个口都发送数据,而只向真正要送往的目的口(通过 MAC),有这种识别功能,也就意味着交换机工作在 OSI 模型里的数据链路层。下图展示了交换机对数据的转发情形:
上图中,计算机A 将数据发往 计算机B,这些数据不会再向集线器那样还发往 C 和 D 两台计算机。
路由器
路由器是一个高级的网络设备,它工作在 OSI 模型中的第 3 层,即网络层。它负责将数据包在两个或多个网络里转发。路由器通常根据 IP 地址来唯一确定网络上的设备。拥有多台电脑的普通家庭,或者是 SOHU 办公一族都喜欢买路由器来搭建自己的网络。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路由拨号 ADSL,然后几台电脑接到路由器后面的以太网口上,从而组成了一个小型局域网。但路由器的功能远远不止于此,详尽描述路由的方方面面需要很厚的几本书才能清楚描述。
路由在网络间相当于一个中转站,简单工作拓扑如下图所示: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